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East 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15纳米,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中医辩证施治非洲猪瘟属“瘟病”范畴,其病因是外感疫厉,致使毒伤很多脏腑病变,发为瘟疫。若病猪未及时隔离,则同群很快就被传染。故非洲猪瘟应从五行五脏论治入手,通过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调理脾胃,行气行血,消斑透疹等综合调治。中医认为,在对猪瘟进行防控时应始终坚持预防为先及“治未病”的原则。一旦发现病猪,需立即进行防治。中医理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当猪的脾胃及胃肠功能良好,食欲旺盛且消化机能较为强大时.则说明猪的抗病能力较好,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好;反之,则越差。因此,为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应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施可宁--黄芪多糖粉”,以促进猪免疫抵抗力;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胞复制,激活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的生成,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非洲猪瘟”为瘟热之症,表现为内脏出血和脾肿大,病机为湿热之邪和血分之证,防治此病需具有清瘟败毒、凉血消斑、益气固本,除湿以护脾,中药“惠威诺-七清败毒颗粒”中药经典方剂,现代先进工艺萃取纯中药单体,超纯浓缩,起效快、疗效强、无药残、溶水性好、适口性强、便于防治给药。中药“惠威诺-七清败毒颗粒”具有强力抗毒、清热、祛瘟、提升免疫力、健胃通便增食五重功效。不仅能预防非洲猪瘟的发作,还可以解决因天气和应激所引起的疾病,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消除不利因素,调动机体积极因素把疾病消灭在萌发之时,甚至在萌发之前达到防治的效果,而内经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
防 控 措 施
中药“施可宁+惠威诺”对防治“非洲猪瘟”具有清瘟败毒,凉血消斑,益气固本。抗菌,抗病毒、消炎,退热,镇痛、提高免疫、病后修复 调理7大功效。
1、调理脾胃。“脾是后天之本”,“脾是脏中之母”。脾胃如同树之根,没有脾的生化作用,诸脏失养,生命无法存在;“胃为纳谷之海”,没有胃的纳谷,脾无法进行生化运化,所以没有胃生命也无法存在。在非洲猪瘟治疗中一定要注意调理脾胃,脾胃功能好才能从食 物中吸收营养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使机体恢复健康。因此,古人云:“谷神不死,生命不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谷神”是指脾胃功能,只要脾胃功能还正常,生命就还有希望。
2、行气理血,消斑透疹。“气血不通,百病乃生”,“不通则痛”。非洲猪瘟时营气虚弱,不能推动血行,热血妄行于经络之外,故产生出血斑疹。非洲猪瘟的后期出现血液循环衰竭而死,故死后四肢内侧因血瘀滞而呈青紫。因此,非洲猪瘟治疗中补气,行气理血,消斑透疹等治疗很重要。通过促使气血运行,使机体内各种营养分布在体内逐渐向最佳配置,疾病就得于恢复,这正如古人所说:“气血行则百病消”。
3、清热泻火与滋阴生津二者同等重要。肾为水脏,虚则热,实则寒;心为火脏,靠肾水制约,故以养肾水泻心火的治疗法则。养肾水是治本,泻心火是治标,二者同用,标本兼治,有异曲而同功之妙。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说:“泻实补衰,平而已矣。”非洲猪瘟治疗中既要使用清热泻火药,更要重用滋阴生津药;二者同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单用清热泻火药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元亨疗马集》中已经有很好的解释:“热剂施凉剂不效者,肾水不足也”,治当“肾水不足者,降火滋阴”。治疗非洲猪瘟时欲除其高热,宜用“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而补肾水以养阴退阳;正是“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的治法。
使用方案:
施可宁(黄芪多糖粉)+惠威诺(七清败毒颗粒),连续饲喂2周;第一周用量加倍,施可宁400g+惠威诺1000g,拌料1000斤;第二周按正常用量,施可宁400g+惠威诺1000g,拌料2000斤;之后每隔15天使用2周,直至安全度过危险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公众号
邮箱:ruihuadongbao@163.com 销售部:0379-63300975 传真:0379-63300982 地址 :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华阳产业集聚区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