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安全、生物安全和效率安全,当今可谓生猪养殖企业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经济指标。然而,猪群在日常生产和生长的诸多环节中,随时都面临着各种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应激等生物和物理因素的侵袭以及干扰打击,时刻存在着降低猪群免疫力的潜在危险。
一、导致猪群免疫力降低的原因分析
-
霉菌毒素 饲料发生霉变后,其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素类的烯T-2毒素、赭曲霉毒素A、麦角毒素以及增生镰孢霉毒素等。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之一,由于它是一种真菌毒素,对猪体会产生非常强的免疫抑制反应。
2.饲料营养低下或缺乏 研究发现,当饲料中蛋白质缺乏或水平低下时,会导致猪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萎缩、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降低。维生素A缺乏时,会使机体T靶细胞的活性减弱、活化受阻。维生素E是一种良好的免疫佐剂,它既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又有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和清除异物作用。因此,若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则会直接影响到猪体的正常免疫力。
3.病原微生物 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猪群中如果存在猪瘟、蓝耳并伪狂犬以及圆环病毒2型等某种病原,均会导致猪体免疫抑制的发生。猪体感染猪瘟病毒后,主要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引起白细胞减少,导致猪体免疫抑制。蓝耳病毒侵入机体后,主要是侵蚀肺泡巨噬细胞,致巨噬细胞破裂、溶解,导致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衰竭而发生猪体免疫抑制。伪狂犬病毒感染猪体后,在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内复制,从而破坏其免疫功能。圆环病毒2型主要是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降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机体正常免疫应答的缺失。
4.疫苗接种因素 给猪群接种各种疫苗,是预防疫病发生的一种常规手段。但是,如果疫苗质量不好、冷链保存、运输不严格、佐剂的品质不优良或弱毒苗中的病毒失活等原因,均可造成免疫无效或免疫应答不全。
5.生产或转运环节 (1)仔猪断奶;(2)转群抓猪;(3)长途运输;(4)密度过大;(5)猪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6)噪音、恐吓;(7)突然变换饲料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猪群应激,由此造成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阻碍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
二、提升猪群免疫力的技术手段
1.采用自主收购原料和自配饲料的猪场,首先是要严格把好玉米、豆粕、小麦麸等主要原料的验收关。同时,应该按2-3㎏/吨料的比例添加脱霉剂,进行饲料的净化去毒。
2.要根据各类猪群的营养需要,选择和调配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机能所需营养水平
3.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猪群免疫程序,选择和确定符合程序要求的疫苗。其基本原则是:对于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这几种病毒性疫苗应全群接种。乙型脑炎、圆环病毒2型、细小病毒以及流腹二联等另外几种病毒性疫苗可采取有选择性的接种免疫。细菌性疾病在本场如果不十分典型或呈点状、散发状发生,应采用抗生素的办法控制和治疗。
4.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转群、抓猪、并栏等应激环节。降低饲养密度,合理调控舍内温、湿度和通风换气,注重饮水清洁和充足等生产细节,均是提升猪群免疫力的关键性措施。此外,当必须的生产过程导致猪群出现应激反应时,应采取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葡萄糖等缓解应激反应,提升机体抗病力。
5.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提升猪群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制剂,对提高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1)黄芪多糖:主要功能是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适合于猪群保剑(2)干扰素:侧重于细胞免疫,适合病毒感染的初期使用。(3)转移因子:可同时提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果。(4)多抗甲素:具有提升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的功能。(5)蜂胶: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的功能。(6)阿奇霉素:对肺巨噬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间接性的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猪抵抗力,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对口蹄疫、高热并圆环病毒病和其它细菌性疾病具有良好效果;病猪应用后症状减轻,康复速度明显加快,猪生长加快;能促进饲料的消化和吸收,饲料的利用效率高,猪日增重提高。猪场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显著下降,猪呼吸道疾病相应减少。(资料来源:保健养猪)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公众号
邮箱:ruihuadongbao@163.com 销售部:0379-63300975 传真:0379-63300982 地址 :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华阳产业集聚区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洛阳